国产EUV光刻胶突破: 清华团队研发新技术, 打破垄断有希望

  • 2025-07-27 09:32:12
  • 172

在芯片制造领域,光刻胶是和光刻机配套的关键材料。简单说,光刻胶要涂在硅片表面,光刻机工作时,它会通过光敏反应把芯片图形转移到硅片上。光刻胶分不同工艺,像g线、i线、KrF、ArF、EUV这些类型,对应的光刻机不同,做出的芯片精度也不一样。

目前全球光刻胶市场基本被日本企业垄断,占了70%以上份额。尤其是高端的ArF、EUV光刻胶,日本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90%,EUV光刻胶几乎只有日本能生产。

咱们国内的情况不太乐观,光刻胶自给率大概只有5%到10%,90%依赖进口。更关键的是,国内能生产的光刻胶最高到KrF阶段,ArF还在测试中,对应的芯片工艺大概是65到40纳米,EUV光刻胶更是连影子都没见着,差距确实不小。

不过最近有个好消息:国产EUV光刻胶有突破了。清华大学化学系许华平教授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EUV光刻胶,用的是聚碲氧烷材料。这种光刻胶在吸收效率、反应机制和缺陷控制等方面,比现有的EUV光刻胶更出色。相关成果已经发表在《科学进展》期刊上,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

当然,从实验室到量产还有段路要走。现在只是证明了这种新型光刻胶在技术上更优,但还没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不过这个突破意义挺大——至少说明咱们在EUV光刻胶领域有了自己的技术储备,未来可能推动下一代光刻材料的发展,让中国在这个领域不再完全受制于人。

以前EUV光刻胶被日本企业卡着脖子,美国虽然提供些原料,但核心技术不在咱们手里。现在清华团队这一步,虽然只是开始,但至少让咱们看到了自主突破的希望。接下来如果能顺利量产,不仅能减少对进口的依赖,还能在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上掌握更多话语权。

总的来说,这次突破是个积极信号。虽然离真正用上国产EUV光刻胶还有距离,但至少说明咱们的科研团队在啃硬骨头,而且啃出了点名堂。未来能不能彻底打破垄断,还得看技术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但至少现在,咱们有理由对国产光刻胶的发展多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