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布AI行动计划: 加大AI出口, 推动数据中心建设

  • 2025-07-26 02:34:37
  • 842

所有政策将在6个月至1年内落实。

当地时间7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人工智能(AI)行动计划并签署三项行政命令,旨在促进美国AI技术出口并推动数据中心建设。

特朗普在政府官员和科技高管面前发表讲话称:“美国是发起AI竞赛的国家。作为美国总统,我今天在这里宣布,美国将赢得这场比赛。”与会者包括英伟达的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科技投资人查马斯·帕里哈皮蒂亚等。

白宫公布了23页的AI行动计划,包括90项建议。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克拉西奥斯表示:“我们正由商务部和国务院牵头建立一个项目,与产业合作,为美国的朋友和盟友提供安全的全栈人工智能出口方案,包括硬件模型、软件应用和标准。”

美国科技政策部门称,所有政策将在6个月至1年内落实,将“引领美国进入创新黄金时代”。

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有三大支柱,分别是加速AI创新、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在国际AI外交和安全中发挥领导作用,下文摘录部分举措。

加速AI创新

其中,在加速AI创新中提到了要支持下一代制造业。人工智能将在物理世界带来广泛的新创新:自主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以及其他尚未命名的发明。人工智能、机器人和相关技术为制造业和物流领域的新能力创造了机会,包括那些应用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能力。政府应优先投资这些新兴技术,迎来新的工业复兴。

具体的政策行动包括:通过国防部、商务部、能源部、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其他联邦机构,投资开发和推广基础性和转化性制造技术;召集行业和政府利益相关者,识别美国机器人和无人机制造业的供应链挑战。

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

在建设美国AI基础设施中提到了简化数据中心、半导体制造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的审批流程,同时保障安全。与过去的大多数通用技术一样,人工智能将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 生产芯片的工厂、运行这些芯片的数据中心以及为所有这些提供动力的新能源。美国的环境审批系统和其他法规使得在美国以所需的速度建设这种基础设施几乎不可能。此外,这种基础设施也不能使用任何可能破坏美国人工智能主导地位的对抗性技术来建设。幸运的是,现行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法规,启动了审批技术现代化计划,创建了国家能源主导委员会,并启动了美国投资加速器。

此外,在该支柱下还提到了要恢复美国半导体制造业。美国通过发明半导体启动了现代技术。现在美国必须将半导体制造业带回美国本土。振兴的美国芯片产业将创造数千个高薪工作岗位,加强技术领导地位。

具体的政策行动包括:在商务部改组后的 CHIPS 计划办公室的领导下,继续专注于为美国纳税人带来强劲的投资回报,并消除 CHIPS 资助的半导体制造项目的所有无关政策要求。商务部和其他相关联邦机构还应合作简化减缓半导体制造努力的法规;在商务部的领导下,审查半导体grant和研究计划,确保加速先进人工智能工具在半导体制造中的整合。

在国际AI外交和安全中发挥领导作用

为了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取得成功,美国必须做的不仅仅是在其境内推广人工智能,还必须推动美国人工智能系统、计算硬件和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采用。

其中包括向盟友和伙伴出口美国人工智能。美国必须通过向所有愿意加入美国人工智能联盟的国家出口其完整的人工智能技术栈(硬件、模型、软件、应用程序和标准)来满足全球对人工智能的需求。

具体的政策行动包括在商务部内建立并运作一个项目,收集行业联盟关于全栈人工智能出口的提案。一旦商务部选定联盟,经济外交行动小组、美国贸易和发展署、进出口银行、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和国务院应与商务部协调,促进符合美国批准的安全要求和标准的交易。

此外还要加强人工智能计算出口管制执行,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对于人工智能时代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寻求创新的出口管制执行方法。

具体的政策行动包括在商务部、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与行业的合作下,探索利用先进人工智能计算上的新的和现有的位置验证功能,确保芯片不在受关注的国家;在商务部的领导下,建立一项新的工作,与情报界官员就全球芯片出口管制执行进行合作。这将包括监控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新兴技术发展,以确保全面覆盖可能存在芯片转移的国家或地区。这种强化的监控可用于扩大和加强在高风险转移美国原产先进人工智能计算的国家的最终用途监控,特别是在没有工业和安全局出口管制官员驻在的国家。

堵塞现有半导体制造出口管制中的漏洞也是一项重要举措。美国及其盟友在半导体制造流程的许多关键组件和工艺上拥有近乎垄断的地位,需要采取新的措施来解决半导体制造出口管制中的差距,同时加强执行力度。

具体的政策行动包括在商务部的领导下,制定关于半导体制造子系统的新出口管制。目前,美国及其盟友对半导体制造所需的主要系统实施出口管制,但不控制许多组件子系统。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想要获取半导体产业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