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三年内不要买车!
- 2025-07-16 18:39:46
- 134
十年前,对于普通家庭的人来说,买车就像娶媳妇:“彩礼给得起,过日子要你命。”
而如今,汽车产品早已经跌成了“白菜价”,普通人买车早已不需要掏空家里的两个钱包。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汽车日常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普通人即便不需要勒紧裤腰带,也能过得潇潇洒洒。
然而,当一切都朝着美好方向发展的时候,我们却痛苦地发现又掉入了另外一个漩涡——技术迭代升级太快,并且是无休无止的那种:
今天你刚提了台“智能神车”,明天就发现隔壁老王的新车多了激光雷达、能自动驾驶,价格还比你便宜两万块。
半年一换代,一年一颠覆早已是行业常态,有的车企甚至3个月就迎来全新改款升级,比当年的智能手机更新换代还要疯狂,基于此,我强烈建议:
普通人三年内不要买车!为何?大家听我唠唠,看看合不合理。
一、技术迭代比翻书还快
以前买辆车能开十年,现在?呵呵,三年不到就成“古董”!新能源车的技术迭代速度,简直像坐上了火箭,比翻书还快。
各大车企都在乐此不疲地享受这场科技马拉松的狂欢:今天加块宁德时代PLUS电池,明天塞个激光雷达青春版,后天OTA推送个「虚空升级包」,生生把车主逼成数码区野生测评员。
车企们一边喊着“用户至上”,一边把消费者当小白鼠——你今天买的顶配,明天可能就是落后产能,全然不顾老用户的感受,更不会在乎你的利益损失。
在这里,我强烈建议车企下次直接出个年费会员制,让车主尊享“硬件月抛套餐”,毕竟在新能源赛道,早买早享受,晚买享背刺!
二、二手车的残值率惨不忍睹
技术迭代更新太快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二手车的残值率简直惨不忍睹,尤其是新能源赛道,堪称当代消费主义最魔幻的“跳水表演”——车主们前脚还在为科技平权欢呼,后脚就被市场一记闷棍打成了韭菜化石。
五年车龄的电动车,残值率能跌到30%以下,而同年的燃油车还能卖个四五成。为什么?电池衰减、技术过时、品牌倒闭……随便一条都能让你亏到肉疼。
而其中电池问题尤为剧烈,电池成本几乎占整车三分之一,寿命却像青春一样短暂——5年衰减30%,换块电池动辄8万起,比特斯拉股价波动还刺激。
更荒诞的是,电池健康度评估全凭车商一张嘴:同一块电池,有人说是“健康小伙”,有人判了“寿命死刑”。
官方认证?不存在的!消费者买二手新能源车堪比开盲盒,续航标200公里实际跑120公里的惊喜比比皆是,维权时还得被车商和监管部门踢皮球。
这哪是买车?分明是花钱买了一张贬值加速体验卡。
三、等等党永不为奴
面对车企的疯狂内卷,普通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躺平做等等党,毕竟,等等党永不为奴!
1、等技术成熟:现在的智能汽车就像2010年的安卓手机,看似功能花哨,实则bug一堆。业内专家直言:“新能源车最好等到第三代再买,一代试水,二代改进,三代才靠谱。”
2、等价格跳水:车企的价格战已经杀红了眼,某国产电车上市半年直降5万,老车主集体维权——这时候冲进去买车,不就是送人头?
3、等韭菜割完:新势力品牌三天两头暴雷,今天威马,明天高合,后天指不定轮到谁。与其赌运气,不如等市场洗牌结束,活下来的才是真大佬。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最后一点:未来3年,固态电池可能量产上马,超充网络彻底爆发,智能驾驶将迎来大跃jin,当续航、充电、智驾三大痛点全被攻克,油车的最后堡垒——情怀和声浪,也会在新能源车的降维打击下土崩瓦解。
四、写到最后
现在的汽车市场,像极了爱情——你越急着上车,越容易遇到渣男/渣女。普通人攒点钱不容易,何必赶着当韭菜?三年后再回头看,你会发现:“当初没买车省下的钱,够我笑看风云变了!”